<rp id="bd829"><acronym id="bd829"><input id="bd829"></input></acronym></rp>

  1. <dd id="bd829"></dd>
    <tbody id="bd829"></tbody>

    1. <nav id="bd829"><big id="bd829"><noframes id="bd829"></noframes></big></nav>

      惠州改善型置業漸成新剛需

        

      在新政利好推動下,置業者的購房熱情逐漸被激發。 東江時報記者周楠 攝

        “希望換套至少4房,大概140~150平方米的房子!笨紤]到當前置業環境比較友好,李華(化名)近兩個月有了換房的打算,一直利用閑暇時間尋找合適的置換房源!坝锌粗械姆吭,但還想多對比,畢竟也不急!

        8月底以來,一系列樓市新政的出臺為改善型購房群體帶來了利好,提升了他們的置業意愿。日前,一組來自克而瑞的研究數據表明,新政后改善人群置業節奏加快。比較8月和9月改善人群的置業計劃,新政后近期有置業打算的改善型購房者占比上升9個百分點至77%。

        政策:進一步支持改善群體

        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多重政策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硕鹧芯恐行10月初發布的《2023年改善客戶調研之置業意愿篇》調研報告顯示,“存量房貸下調”“認房不認貸”和“換房退稅費”是對改善人群購房決策影響最大的政策利好。其中,存量首套房貸利率的降低直接減輕有房人群的經濟壓力,“認房不認貸”和“換房退稅費”政策更是切中改善人群痛點,有助于降低置換成本,促進“賣一買一”的聯動需求,因而對改善人群的購買力影響最明顯。同時,該報告還透露,重視首付比例下調的改善人群占比約占三成,大部分改善人群認為,雖然購房門檻有所降低,但是他們仍會理性評估自己的長期還貸壓力。

        惠州方面,繼前期落地“認房不認貸”“二套房貸利率降至4.4%”“換房退稅政策延續到2025年底”等政策后,近期兩度優化住房公積金政策,通過提高“多孩家庭貸款額度”以及執行“公積金認房不認貸”,進一步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為惠州樓市健康平穩發展注入新動能。

        按照最新規定,惠州職工家庭已使用公積金貸款購買過一套住房,現已結清且在惠州市無房產,全國范圍內第二次使用公積金,可按照首套房政策執行。對于“賣小買大”“賣舊買新”的職工而言,購房壓力將得到進一步緩解,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入市積極性。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期的一系列利好政策,從不同的角度促進改善性住房需求釋放,為改善換房群體打開了“置業窗口”。同時,也為房地產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市場實現健康有序發展。

        市場:改善住房需求逐漸明顯

        在新政利好的推動下,改善型群體的購房熱情被激發出來。李華一家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為一個三孩家庭,他們一家五口目前居住在8年前購買的一套三居室,空間略顯狹窄,夫妻倆希望能夠改善居住條件。新政出臺后,李華發現他們具備購買第二套房產的條件,于是開啟了看房行動!耙呀浻幸惶鬃宰,所以我們不是很著急,打算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定下來!

        與李華類似,方小姐近期也有置業打算!拔覀儍珊⒓彝ピ诳紤]換房時,至少需要選擇140平方米的戶型!狈叫〗惚硎,看了市場上多個項目后,她的“選擇困難癥”犯了!澳壳暗母纳飘a品除了一些價格超預期的高端項目,其他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

        當下,隨著人們追求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改善住房需求逐漸明顯,惠州樓市也逐步向著改善時代邁進。據惠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數據統計,2022年上半年,全市新房成交結構有所調整,其中建面90~180平方米的產品占比有所提升,較去年同期上升7個百分點;90平方米以下純剛需產品下降較為明顯,180平方米以上大戶型產品成交維持穩定。全市純住宅網簽主力面積段為建面90~110平方米,占比為37%;其次分別為建面120~144平方米、60~90平方米及110~120平方米產品。

        今年9月的交易數據,也側面反映了改善型購房者正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據惠州中原地產數據統計,9月惠州新房住宅網簽成交4628套,成交面積為47.43萬平方米,套均成交面積達到102平方米;莩菂^成交排名前十的樓盤,套均成交面積達到120平米以上。

        與此同時,9月中旬金山湖島內的湖心島1號二期雙湖景觀新品開盤,當天成交了48套,成交均價28000元/平方米。有業內人士表示,金山湖標桿項目的最高房價突破3字頭,依然熱銷,這充分說明惠州市場不缺乏改善住房需求,但這部分群體需要綜合考慮項目的地段、資源、品質以及房企的交付能力等多重因素。

        房企:改善型產品供應增加

        為應對新房市場改善型客戶成為主流的變化,市面上的產品和戶型的設計也在持續更新迭代,目前全四房改善型項目有增加趨勢。與此同時,一些設計規范也在適應新形勢的需求而進行調整。

        改善型買家對于居住空間和面積要求較高,因此市面上四房以上戶型產品也有逐漸增多的趨勢。從“金九銀十”期間取得預售許可證的項目來看,不乏湖心島1號、天傲花園、中海龍湖臻如府、德威江譽城五期、富康·錦繡壹號等純改善型產品的樓盤,主推大平層戶型。眾多大平層產品也為購房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選擇。

        此外,在售的隆生鹿江花園、惠奧·梵高的花園、華潤置地曦江潤府、龍湖·天宸原著花園等以改善群體為主要目標客戶的項目同樣備受關注。這些項目注重居住者的生活體驗,多樣的戶型設計更能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當前需求的兩極分化十分明顯。大戶型、大平層往往對應著更高價格,如同一批次的新推房源,裝修標準一致,但大戶型的均價往往比中小戶型要高。近兩年改善型需求主導樓市的格局下,這類型房源的價格更加堅挺,也更受市場歡迎。

        業內聲音

        當前是改善群體入市良機

        政策利好持續發酵,再加上市場議價空間大,讓改善型群體迎置業窗口期!安糠指纳菩涂蛻,需要通過‘賣一買一’來實現二次置業,屬于剛性需求的換房升級。這部分人群有實際換房需求,但受困于換房首付資金不足等限制。而近期‘認房不認貸’等政策,大大有利于改善一族換房!币晃粯I內人士解釋,在市場促銷樓盤增多以及政策支持的雙重利好下,改善型需求迎來了較好的置業機會。

        惠州中原地產總經理徐智勇表示,對于購房者而言,現階段樓盤選擇多、價格低、政策寬松,確實是購入住宅的好時機。建議購房者客觀梳理自己的購房需求,多了解市場信息,理性選擇產品。

        徐智勇同時認為,單就產品的套均面積來看,惠州市場上的改善型產品確實占比不大。此外,雖然部分產品就面積而言,能稱得上“改善戶型”,但是樓盤同質化較為嚴重,在品質方面并未出現相對于剛需產品的明顯升級。正如今年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明確提出“適應中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這種變化也需開發商摒棄野蠻發展模式,尋求高質量、精細化耕作。

        如今,購房者對于市場上的住宅產品也不再照單全收,對產品的價格、品質、地段、未來預期等要求變高,因此片區和樓盤分化已成為必然;诖,他建議開發商迅速走出高速發展時的舊有思維,快速了解市場需求,深度挖掘購房者的核心訴求!霸谀壳爱a品同質化日益嚴重、市場成交主要靠價格驅動的情況下,快速適應房地產發展新形勢,較好滿足市場改善需求,走出差異化路線是十分重要的。這種差異化便是產品的獨特核心競爭力,也是開發商在價格戰中能獨善其身的法寶!

        東江時報記者鄔玉婷

      編輯:李影君
      上一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