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id="bd829"><acronym id="bd829"><input id="bd829"></input></acronym></rp>

  1. <dd id="bd829"></dd>
    <tbody id="bd829"></tbody>

    1. <nav id="bd829"><big id="bd829"><noframes id="bd829"></noframes></big></nav>

      推動惠州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轉變——三論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原標題

      推動惠州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轉變

      ——三論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奮力打造廣東高質量發展新增長極

      惠州日報評論員

        市委常委會近日召開會議強調,全面激發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促進各類企業優勢互補、競相發展,著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加快建設創新平臺,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惠州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轉變。

        制造業是工業的核心、實體經濟的基石,制造業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經濟穩。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關鍵是建設現代化制造業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任何時候中國都不能缺少制造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制造業增加值連續十多年位列世界第一。但同時要清醒認識到,我國制造業部分產業鏈關鍵環節仍然受制于人,加快推動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刻不容緩。今年6月,《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高質量建設制造強省的意見》正式發布,明確提出加快實現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強省跨越。

        惠州以制造業起家,從最初的錄音帶、電話機、衣服、女鞋等傳統制造,發展到今天的超高清視頻顯示、5G及智能終端、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電池、核心基礎電子,以及烯烴、芳烴等先進制造,工業總產值破萬億元、GDP總量超過5000億元?梢哉f,制造業是惠州經濟最堅實的根基、最深厚的家當,也是新起點上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頂梁柱、壓艙石。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正引領新一輪產業深刻變革,做優做強制造業已成為一個城市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的不二選擇。從“制造”升級“智造”,推動惠州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轉變,乃新型工業化大勢所趨、時代所向。

        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惠州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轉變,就要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通過全面激發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不斷增添制造業發展新動能、拓展制造業發展新空間。要進一步促進各類企業優勢互補、競相發展,堅持抓大育小、梯度發展,不斷壯大深耕細分領域、掌握獨門絕技的專精特新企業,讓內外資、大中小各類企業都能在新型工業化中發揮各自作用。要通過不斷推進改革,及時清理妨礙市場發展和公平競爭的條條框框,依法平等保護各類所有制企業產權和企業家合法權益,不斷激發企業活力、增強企業預期,以一流營商環境培育一流企業,讓更多優秀企業脫穎而出、發展壯大。要把握好功能定位,引導產業合理布局,特別是各縣(區)要進一步加強統籌規劃,推動各自千億產業園功能提升,更好發揮園區作用。要著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堅持把高企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的“牛鼻子”,發揮好創新平臺、科研機構、高校、領軍企業等作用,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市,是一個系統工程。全市各地各部門要強化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全面激發改革、開放、創新“三大動力”,全力推動惠州由制造大市向制造強市轉變,在新的歷史高度挺起惠州產業“脊梁”,以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新成效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惠州進程,書寫新時代新征程惠州跨越式發展精彩華章。

      編輯: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