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博羅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項目引進和建設
前8月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5.2%
堅持制造業當家是博羅發展實體經濟的一貫堅持,也是博羅在“百千萬工程”實施過程中的有力舉措。以項目為抓手,博羅的制造業發展如火如荼。日前,秋葉原·夢科園智谷產業招商推介會舉行,向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代表推介產業園和博羅投資環境。
新型儲能產業逐漸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產業主力軍。這是惠州聯合銅箔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葜萑請笥浾邷搴 攝
近日,博羅縣統計局公布1~8月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1~8月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5.2%,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2%,兩項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二。值得關注的是,前8月全縣規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5.1%,占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的91.5%,拉動全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8個百分點。
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
項目建設是堅持制造業當家的強大推力,也是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源泉。
走進位于博羅縣龍溪街道的秋葉原·夢科園智谷項目,一棟棟廠房已經拔地而起,靜待企業入駐。在該項目營銷中心,有不少企業正在咨詢入駐事宜。
據介紹,秋葉原·夢科園智谷項目將打造成集人文景觀、智能制造、研發辦公于一體的產城融合綜合體。項目計劃總投資10億元,總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分3期開發建設。其中,一期、二期于2021年4月開工建設,建16棟廠房、3棟宿舍,目前均已基本完成裝修,預計12月完成建設。三期計劃建設7棟廠房,目前已動工建設。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30家企業意向入駐,且大部分為規上企業,高新企業也不在少數,涵蓋電子產品、五金制品、橡膠制品、通用設備、音響設備、塑料制品、電子元器件等行業。
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石灣鎮在行動。今年,該鎮成功舉辦了石灣鎮2023年制造業項目集中動工活動。在此基礎上,石灣鎮還積極引進新項目,為鎮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能量,保持發展活力。截至今年8月,該鎮共引進項目91個,總投資約31.64億元。
博羅縣聚焦“大招商”,挖掘發展潛力。其中,落實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圍繞主導產業,以招商引資大成效推動博羅經濟大發展。拓增量,聚焦產業鏈,以強鏈、延鏈、補鏈為重點,堅持“走出去,請進來”,到德國、日本等國家以及中國長三角等地區實施精準招商,引進和儲備一批節點性重大項目。同時,挖存量,服務龍頭企業增資擴產,培育高成長性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專精特新和“小巨人”企業,扶持本土企業做大做強。
精準高效服務項目投產
博羅縣不僅抓好項目的引進,還抓好項目的建設,讓項目早建設、早投產、早收益。
去年3月初動工,今年3月試產。在博羅縣泰美鎮及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惠州市凱德新能源燈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德新能源”)跑出了項目建設的加速度,僅用一年就實現了項目的建設與投產。來到凱德新能源的廠區,一棟棟嶄新的廠房聳立。走進生產車間,工人正在打包、搬運產品。該公司有關負責人杭中平告訴記者,凱德新能源在泰美投產以來,生產線一直高負荷運轉。勞動力以泰美當地勞力為主,很好地滿足了生產需要,也解決了當地的就業需求。
惠州市凱德新能源燈飾有限公司廠區。
電動車產業是博羅縣四大支柱產業之一。位于博羅縣龍溪街道的廣東綠佳車業有限公司就是一家重點電動車企業。在該公司的生產車間,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廣東綠佳車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安軍介紹,該公司于去年10月試產,今年正式投產!白栽嚠a以來,市場反饋良好,訂單穩中有升。今年,該公司計劃生產30萬臺電動車,并將在5年內將產能提升至150萬臺!
聚焦“大建設”,注入強勁動力。博羅縣以有力措施狠抓工業項目建設,為博羅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今年以來,該縣加快項目落地,促項目動工。同時,聚焦“大投產”,精準高效服務項目投產,把沉甸甸的投產“任務書”變成實實在在的“成績單”,激發強大動力。目前,電子信息、新材料、電動車、生命健康四大主導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實現銅材料、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電動車產業的整合互動,集聚了欣旺達、華通、南亞、金龍羽、臺鈴等一批龍頭“鏈主”企業。與此同時,新型儲能產業正在崛起,逐漸成為縣域高質量發展的又一產業主力軍。
欣旺達惠州新能源產業基地的工人正在產線上忙碌著調試設備。
加快“大平臺”建設厚植發展沃土
博羅縣還在營商環境上發力,讓項目建設、企業發展有更好的滋養沃土。
廣東前海秋葉原集團董事長孫逸楷說,落戶龍溪以來,博羅縣和龍溪街道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營商環境,給予了他們很大的支持和幫助!绊椖磕芤宰羁焖俣韧懂a,得益于當地政府的貼心服務和大力支持!焙贾衅缴钣懈杏|地說,為了更好地推動項目建設,泰美鎮經濟和建設辦還派出專員協助辦理報建、審批等一系列事務。
鞏固提升“營商環境綜合提升年”成果,堅持服務為本、效率第一,大力推動項目建設;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幫代辦、“首席事務代表”審批、“創業大禮包”免費送等工作讓博羅縣域營商環境更優,政務服務效能更高;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在金融支持、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等方面,全力支持企業發展。各部門形成合力,促進資源要素向制造業集中。同時,持續解放思想,學習借鑒深圳、長三角、珠三角的創新服務機制,推動國家、省市等各項穩增長政策落地見效。值得關注的還有,博羅加快“大平臺”建設,把園區作為產業發展主戰場。優化園區產業布局,加快優勢特色產業集聚,推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見效。
惠州日報記者李燕文